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
                        
                         
                            
意思:为什么心较桃李,只准备回答春光。
 
                        
                        
                        
                        出自作者[宋]张栻的《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是一首对花的赞美,通过对亭中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联“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诗人通过“闻说”二字,暗示了对花的观察和期待,而“居然似蜀乡”则直接描绘了花的美丽,仿佛是故乡的花,让人心生向往。这一联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将亭花与故乡的花相比较,突出了花的美丽和吸引力。
颔联“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是对花的进一步赞美。诗人通过“色深姿不俗”描绘了花的颜色和形态,表现了花的美丽和高贵;而“香淡意能长”则通过花的香气表现了花的内在品质和深远意义。这一联既是对花的客观描绘,也是对花的情感寄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颈联“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花的珍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呵护。诗人点燃高烛,留住黑夜,希望花能够延长它的美丽;而轻阴则象征着保护晚芳的温暖和关怀。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花的珍爱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呵护之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人认为桃李虽然美丽,但不如亭花美丽;春光虽然美好,但不如亭花能够答谢它的美好。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花的赞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客观描绘和情感寄托等多种手法,使得诗歌既有艺术美感,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