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
意思:无心于道自然得到,有意向人转远。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野居偶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清虚无为的人生观。
首句“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就点明了主题,诗人认为清虚淡泊才是人生的真谛,无需去追求那些虚幻的名利。这里的“高淡”和“清虚”都是对诗人所追求的生活态度的概括,即不追求繁华,不贪图虚名,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简单。
“无心于道道自得”和“有意向人人转赊”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这种人生观。前者表达了诗人无意于追求道(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生的智慧和境界),这种追求自然也就得到了。后者则表达了有心追求反而可能徒劳无功,无心之举反而能有所得。这两句都强调了顺其自然,不强求的重要性。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这两句以自然景象来进一步描绘诗人所追求的简单、平淡的生活。风触使花落下,流水如玉琴斜挂,这些都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简单而美好。
最后,“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两句再次强调了诗人的人生观,即只要保持这种简单、平淡的生活方式,就无需羡慕前途,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观,强调了顺其自然、不强求的重要性。这种生活态度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