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苏幕遮·倦凭阑》 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意思:昨天晚上西窗残梦里,一个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出自作者[近代]王国维的《苏幕遮·倦凭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通过一位女子在窗前月下思念情人的情景,表达了她的内心情感。 首句“倦凭阑,低拥髻,丰颊秀眉,犹是年时意”,描绘了女子倚阑低头的姿态,丰满的脸颊,秀美的眉毛,都还保留着当年的神韵。这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描述了女子昨夜在残梦中与情人短暂的欢会,那种甜蜜和幸福的感觉仿佛不是人间世。这里用“残梦”暗示了现实中情人的离去。 “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怨恨和思念之情。她恨他迟迟不来,担心醒来后会失去他,即使在梦中也难免惊疑,更何况醒来时呢?这句通过描绘女子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她的深情和痛苦。 “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最后两句描绘了女子在月下窗前的情景。凉月满窗,她无法入睡,香印成灰,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她用回肠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这种形容非常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她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怨恨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真实和感人。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韵律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倦凭阑,低拥髻,丰颊秀眉,犹是年时意。
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
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
作者介绍 文天祥简介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关键词解释

  • 一霎

    读音:yī shà

    繁体字:一霎

    英语:in an instant; in a moment

    意思:谓时间极短。顷刻之间;一下子。
      ▶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 残梦

    读音:cán mèng

    繁体字:殘夢

    意思:(残梦,残梦)
    谓零乱不全之梦。
      ▶唐·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诗:“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宋·陆游《残梦》诗:“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