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时身欲瘦,历处梦犹惊。
意思:忧虑时身体要瘦,经过在梦还是惊慌。
出自作者[宋]刘黻的《和康节三诗·听琴》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何人不爱琴,难听是真声。急雨蓬中过,流泉石底鸣。忧时身欲瘦,历处梦犹惊。拟续昌黎操,冷冷写此情。》是一首对琴声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琴声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首先,诗中提到了“何人不爱琴”,这句话表达了琴声的普遍性和吸引力,任何人都会喜欢听琴声。接着,“难听是真声”则表达了琴声的真实性和独特性,这种声音很难被模仿或复制,因此被认为是真正的声音。
“急雨蓬中过,流泉石底鸣”这两句诗描绘了琴声的动态和质感。琴声如同急雨在蓬草中穿过,又如同流泉在石底上潺潺流淌,形象地表现了琴声的动态和质感,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
“忧时身欲瘦,历处梦犹惊”这两句诗则表达了琴声的情感内涵。作者认为,弹琴的人因为忧虑时局而身体消瘦,而琴声却能穿越时空,惊醒梦中人。这表明琴声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反应。
最后,“拟续昌黎操,冷冷写此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琴声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作者想要模仿韩愈的曲调来续写琴曲,用冷冷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表明作者对琴声的欣赏不仅仅停留在听觉层面,更深入到了情感和艺术表达的层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情感的思考。琴声的动态、质感、情感内涵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