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意思:勘破春天赏花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出自作者[清]曹雪芹的《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

全文赏析

【注释】:
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以说\"景不长\"。
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
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
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
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
乞食\"的生活。当然,这里的\"乞食\"并不一定就指像乞丐一
样讨饭,但生活艰难,颠沛流离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
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为尼。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我们从《判词》中可以看出,贾府的这四位小姐的遭遇,都是比较悲惨凄苦的。所谓元、迎、探、惜,就是“原应叹息”四字的谐音,这反映了作者对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寄寓的思想内容与社会意义。但只限于“叹息”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作者介绍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关键词解释

  • 春景

    读音:chūn jǐng

    繁体字:春景

    英语:spring scenery

    近义词: 春色、春光、韶华

    详细释义:春天的景色。如:『她站在阳光下,静静

  • 昔年

    读音:xī nián

    繁体字:昔年

    短语:已往 往常 往昔 往 旧时 昔日 昔 以往 从前 往日 往时 过去

    英语:former years

    意思:往年;从

  • 勘破

    读音:kān pò

    繁体字:勘破

    意思:犹看破。
      ▶宋·文天祥《七月二日大雨歌》:“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遗忘。”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冰心《寄小读者》二六:

  • 三春

    读音:sān chūn

    繁体字:三春

    英语:three spring months

    意思:
     1.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