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晚送丹徒许明府赴上国,因寄江南故人》 秋暮之彭泽,篱花远近逢。

秋暮之彭泽,篱花远近逢。

意思:已是深秋的彭泽,篱笆花远近逢。

出自作者[唐]崔峒的《秋晚送丹徒许明府赴上国,因寄江南故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秋暮之彭泽,篱花远近逢。君书前日至,别后此时重。寒夜江边月,晴天海上峰。还知南地客,招引住新丰》。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描绘一个秋天的夜晚,作者来到彭泽,看到篱笆上的花在秋天的暮色中绽放,回忆起前一天的离别,以及现在再次来到这里的情景。同时,诗中也描绘了寒夜、晴天、江边月、海上峰等自然景色,并表达了对南方客地的思念和希望再次停留的愿望。 首先,诗的开头“秋暮之彭泽,篱花远近逢。”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作者来到彭泽,看到篱笆上的花在秋天的暮色中绽放,远近相逢,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篱花比作是在暮色中绽放的少女,给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感觉。 “君书前日至,别后此时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回忆起前一天的离别,现在再次来到这里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时间对比的手法,将离别和重逢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怀念和对重逢的喜悦。 “寒夜江边月,晴天海上峰。”这两句诗描绘了寒冷的夜晚和晴朗的天空下的海上山峰的景色,给人一种壮丽而清新的感觉。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还知南地客,招引住新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南方客地的思念和希望再次停留的愿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色拟人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招引住新丰”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在新丰停留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回忆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南方客地的思念和希望再次停留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暮之彭泽,篱花远近逢。
君书前日至,别后此时重。
寒夜江边月,晴天海上峰。
还知南地客,招引住新丰。
作者介绍
崔峒(一作洞),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

关键词解释

  • 彭泽

    读音:péng zé

    繁体字:彭澤

    英语:Pengze

    意思:(彭泽,彭泽)

     1.泽名。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又名彭湖、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洞庭之波,右彭泽

  • 远近

    读音:yuǎn jìn

    繁体字:遠近

    英语:far and near

    意思:(远近,远近)

     1.远方和近处。
      ▶《易•繫辞上》:“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 秋暮

    读音:qiū mù

    繁体字:秋暮

    意思:
     1.秋日的傍晚。
      ▶《大戴礼记•保傅》:“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别也。”
      ▶唐·戴叔伦《赠康老人洽》诗:“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