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定泉井》 此泉源流本曹溪,名之以定实亦宜。

此泉源流本曹溪,名之以定实亦宜。

意思:这些泉水的源头流本曹溪,著名的以确定实际也应该。

出自作者[宋]高颐的《定泉井》

全文赏析

《定泉井》是宋代诗人高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泉水清澈、环境幽静的田园风光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定泉方甃碧”,以“定泉”为题,开篇点明主题。诗人用“甃碧”形容泉水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澈透明的感觉。这里的“甃”字,原指砖石砌成的池壁,这里用来比喻泉水的清澈。通过这个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碧绿的泉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光泽。 第二句“种柳已成围”,诗人以“种柳”为线索,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周围的环境。柳树是一种常见的水边植物,它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诗人用“已成围”来形容柳树的生长状况,说明这里的水源充足,环境优美。同时,柳树的枝叶摇曳,也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闲来汲泉尝”,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了对这口泉水的喜爱。他闲暇之余来到这里,汲取泉水品尝,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汲泉尝”不仅是一种生活乐趣,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诗人通过这个动作,传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味甘如醍醐”,诗人用“醍醐”来形容泉水的味道。醍醐是一种美酒,味道甘美可口。诗人将泉水比作醍醐,足见他对这口泉水的喜爱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泉水的品质之高,足以媲美美酒。 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泉水清澈、环境幽静的田园风光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正是古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共鸣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方师凿破天地髓,碧龙吹出冰霜寒。
一泓清澄绝泥滓,万窍号勋无波澜。
倒海翻江俱是幻,贮风留月得真观。
我来酌饮冷彻骨,飘飘此身在霄汉。
惠山之泉甘如饴,但随茗碗争新奇。
廉泉让水名匪欺,祗以贤者为品题。
此泉源流本曹溪,名之以定实亦宜。
尝试以手测其涯,雨不泛溢旱不亏。
莫言此乏蜿蜒姿,虫行蛭动皆可疑。
咫尺中间涵世界,寂然心印本无碍。
不与儿童搅水浑,留照须眉长自在。

关键词解释

  • 曹溪

    读音:cáo xī

    繁体字:曹溪

    意思:
     1.水名。在广东省·曲江县东南双峰山下。
      ▶唐·杨炯《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萧寺休为相,曹溪便寄家。”
      ▶宋·文天祥《南华山》诗:“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

  • 泉源

    读音:quán yuán

    繁体字:泉源

    英语:springhead

    意思:亦作“泉原”。
     
     1.水的源头。
      ▶《诗•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毛

  • 源流

    读音:yuán liú

    繁体字:源流

    短语:

    英语:headstream

    意思:
     1.水的本源和支流。
      ▶《后汉书•五行志三》“则水不润下”刘昭注引汉·郑

  • 定实

    读音:dìng shí

    繁体字:定實

    意思:(定实,定实)
    确实;落实。
      ▶《宋书•夷蛮传》:“南夷、西南夷,大抵在交州之南及西南,居大海中洲上,相去或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乘舶举帆,道里不可详知。外国诸夷虽言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