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独住僧》 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

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

意思:老补袈裟一比丘,几棵长睫毛覆青眸。

出自作者[唐]徐凝的《独住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住在山林中的比丘形象。 首先,“百补袈裟”显示出这位比丘的严谨修行和严谨生活态度。袈裟需要经常修补,意味着比丘的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物质追求。而“一比丘”则强调了这位比丘的孤独和专注,他可能是寺院中的唯一比丘,独自住在这片山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数茎长睫覆青眸”这句诗描绘了比丘的眼睛,睫毛很长,覆盖在眼睛上,显得深邃而神秘。他的眼睛“青眸”,暗示了他的内心清澈,智慧深藏。 “多应独住山林惯”中的“多应”一词,带有推测和想象的意味,暗示了比丘可能已经习惯了独自居住在山林中,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和专注。 最后,“唯照寒泉自剃头”描绘了比丘的生活环境,他可能经常在寒泉边剃头,这暗示了他的清苦生活和与自然的亲近。同时,“自剃头”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坚定和自我决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住在山林中的比丘的形象,表达了对修行者坚韧不拔、专注自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修行者孤独生活的同情和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
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关键词解释

  • 比丘

    读音:bǐ qiū

    繁体字:比丘

    英语:monk

    意思:亦作“比邱”。
     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译“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称和尚。

  • 袈裟

    读音:jiā shā

    繁体字:袈裟

    短语:

    英语:cassock

    意思: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

  • 一比

    引用解释

    1. 周 代地方的基层组织,五家为一比。《周礼·夏官·序官》“五人为伍” 汉 郑玄 注:“伍一比……家所出一人”。

    2.封建时代的刑名,指一次拷打追比。《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这 素姐 又甚是恶毒,一日一比,也就打得身无完肤。”《儒林外史》第八回:“三日五日一比。用的是头号板子,把两根板子拿到内衙上秤,较了一轻一重,都

  • 青眸

    读音:qīng móu

    繁体字:青眸

    意思:
     1.清亮的黑眼珠。
      ▶《艺文类聚》卷六一引汉·刘祯《鲁都赋》:“蛾眉青眸,颜若霜雪。”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