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过石马冲》 野犊不知离黍恨,踏莎还上玉钩斜。

野犊不知离黍恨,踏莎还上玉钩斜。

意思:野牛犊不知道离黍遗憾,踏莎回来上玉钩斜。

出自作者[明]阮大铖的《晓过石马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古原上田园生活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感慨。 首句“古原何地不桑麻,六代陵园问曙鸦”,诗人以古原上的桑麻和陵园中的曙鸦,暗示了古原的繁忙和历史的沉淀。曙鸦作为陵园的象征,增添了诗的悲凉气氛。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 “是处石麟衔晚照,几闻笙鹤驭高霞”,石麟,是古代神话中传说的一种神兽,这里用来象征陵墓。晚照中,石麟口中衔着夕阳的余晖,这一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觉。而笙鹤驭高霞,则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仙境之景,暗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横塘绿水漫菰叶,平圃青藤罥豆花”,横塘、绿水、菰叶、平圃、青藤、豆花等一系列田园景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这里既有农耕的辛苦,又有收获的喜悦。 “野犊不知离黍恨”,野犊,指的是田野中的小牛犊,离黍,指的是黍离之悲,即对国家衰败的哀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野犊却不知离黍之恨,象征着世事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踏莎还上玉钩斜”,踏莎,指的是在莎草上漫步,玉钩斜,指的是陵墓的象征。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原何地不桑麻,六代陵园问曙鸦。
是处石麟衔晚照,几闻笙鹤驭高霞。
横塘绿水漫菰叶,平圃青藤罥豆花。
野犊不知离黍恨,踏莎还上玉钩斜。

关键词解释

  • 踏莎

    引用解释

    《踏莎行》词牌的省称。 宋 苏轼 《次韵杨褒早春》:“不辞瘦马骑衝雪,来听佳人唱《踏莎》。”参见“ 踏莎行 ”。

    读音:tà suō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离黍

    读音:lí shǔ

    繁体字:離黍

    意思:(离黍,离黍)
    《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以“离黍”为慨叹亡国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