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吹杨叶者二首》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意思:妙音杨叶动悲伤笳,胡马迎风起恨远。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闻吹杨叶者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和离别之情的诗歌。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边疆战士的英勇和离别之痛的苦涩。 首句“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以杨叶和悲笳的声音,描绘出边疆战士的悲壮豪情,同时以胡马迎风的形象,展现出边疆的风貌和气势。一个“妙”字,形象地表现了吹奏者的技艺高超,同时也传递出音乐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第二句“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通过“雁门寒月夜”的意象,进一步营造出边疆的荒凉和寒冷,同时也暗示着边疆战士的孤独和艰辛。而“卷尽惊沙”的形象,则表现出边疆的风沙之大,进一步凸显了边疆的艰苦环境。 第三句“天生一艺更无伦,寥亮幽音妙入神”,通过对吹奏者技艺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一个“寥亮”形容音乐清脆激昂,一个“幽音”则表现音乐深沉感人,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魔力。 最后一句“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通过“别离攀折处”的意象,表现出离别的悲痛和苦涩,而“断肠人”的形象则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的深刻和沉重。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痛苦,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边疆战士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边疆的风貌和战士的英勇,同时也传递出离别的悲痛和苦涩。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沉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
天生一艺更无伦,寥亮幽音妙入神。
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风起

    读音:fēng qǐ

    繁体字:風起

    意思:(风起,风起)

     1.风颳起来。
      ▶晋·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于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

  • 胡马

    引用解释

    1.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胡马奚车,罗列阶陛。” 明 李攀龙 《古意》诗:“萧萧胡马鸣,翩翩下枯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完忠》:“衙中坐困,空云胡马思归。”

    2.指胡人的军队。 汉 邹阳 《上吴王书》:“臣恐救兵之不专, 胡

  • 妙吹

    读音:miào chuī

    繁体字:妙吹

    意思:善于吹奏。
      ▶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妙吹,凤雀舞庭。”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李群玉》:“群玉好吹笙,善《急就章》,喜食鹅,及授校书郎东归,卢肇送诗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