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柳吹花春已老,喧槐成幄日初长。
意思:晴柳吹花春已老,喧槐成在日初长。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春暮》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落红庭院绿池塘,语燕啼莺亦可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庭院、池塘、飞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的热爱。
首句“落红庭院绿池塘”描绘了庭院内外的景象,落红满地,庭院内外的池塘也被新生的绿叶覆盖,生机勃勃。诗人通过“落红”这一词语,暗示了春日的逝去和生命的短暂,而“绿池塘”则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语燕啼莺亦可伤”一句,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燕子和黄莺拟人化,它们的声音和动作都带有人的情感,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逝去和生命的短暂的哀伤。
接下来的两句“霁柳吹花春已老,喧槐成幄日初长”,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霁柳是指经过雨水的滋润,柳树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而吹花则是指风吹动花瓣的景象,两者结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而“喧槐成幄日初长”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槐树的花朵已经凋谢,而太阳也开始西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落红、燕子、黄莺、柳树、花朵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