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浙东元尚书见寄绫素》 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人。

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人。

意思:越地丝绸纱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国人。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酬浙东元尚书见寄绫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丝绸纹样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思念。 首句“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人。”描绘了作者收到远方友人寄来的新丝绸纹样,这种纹样可能是缯纱,一种质地轻薄、色彩艳丽的丝绸,它具有独特的纹样,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而这个纹样是友人特意为作者寄来的,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便令裁制为时服,顿觉光荣上病身。”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份礼物的珍视,他开始按照纹样裁制新衣服,穿上它,他感到自己充满了光荣和自信。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应念此官同弃置,独能相贺更殷勤。”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和祝福。尽管他现在的职位被弃置,但他知道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使他感到温暖和安慰。这里的“同弃置”可能是指作者和友人都面临着相似的境遇,但他们都坚信未来会有转机,因此能够互相祝福和鼓励。 “三千里外无由见,海上东风又一春。”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念和期待。尽管他们相隔三千里,无法相见,但春天又来了,海上吹起了东风,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即使距离遥远,也无法阻挡他对朋友的祝福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丝绸纹样为切入点,通过描绘作者收到礼物、裁制新衣、感激祝福、思念期待等情节,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人。
便令裁制为时服,顿觉光荣上病身。
应念此官同弃置,独能相贺更殷勤。
三千里外无由见,海上东风又一春。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寄学

    读音:jì xué

    繁体字:寄學

    意思:(寄学,寄学)

     1.古指在州县官学就学的外地士人。
      ▶宋·王溥《唐会要•学校》:“会昌五年正月制:公卿百官子弟及京畿内士人寄客脩明经、进士业者,并宜隶于太学,外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