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思归 时初为校书郎。》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意思:孤独地抱着愁苦的人,长夜独先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思归 时初为校书郎。》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是一首表达对亲情的怀念之情的诗。它描绘了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游子在京城的艰难生活,没有固定的膳食,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生活。这种描述反映了游子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外面工作的不易。 接着,诗中表达了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够得到亲人的俸禄,因此努力工作来到京城。然而,他得到的俸禄却不足以满足亲人的需要,这让他感到非常愧疚和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尤其是在漫长的夜晚,他独自承受着孤独和忧愁。 在诗中,作者通过季节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从冬天的温席恋恋不舍,到春天无法采摘兰花,再到夏至一阴生的变化,最后到蝉鸣槐花枝的季节,这些描述都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歌,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先知

    读音:xiān zhī

    繁体字:先知

    短语:哲人 贤 贤人 完人 圣 圣贤 圣人 哲

    英语:prophet

    意思:
     1.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
      

  • 长夜

    读音:cháng yè

    繁体字:長夜

    英语:long night; eternal night

    意思:(长夜,长夜)

     1.漫长的夜。
      ▶《楚辞•九章•悲回风》:“终长夜之曼

  • 块然

    读音:kuài rán

    繁体字:塊然

    意思:(块然,块然)

     1.孤独貌;独处貌。
      ▶《荀子•君道》:“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
      ▶唐·李德裕《题奇石》诗:“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 抱愁

    读音:bào chóu

    繁体字:抱愁

    意思:心怀忧愁。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三:“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唐·施肩吾《及第后过扬子江》诗:“忆惜将贡年,抱愁此江边。”
      ▶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