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寓(长明道书院作)》 慈亲日向老,无以报鞠育。

慈亲日向老,无以报鞠育。

意思:父母每天向老,无以报答养育。

出自作者[明]陶安的《述寓(长明道书院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难续》是一首描绘作者内心感受和人生经历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家庭、责任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难续”,这表明作者对过去的理想和价值观有所怀念,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法继续。这里的“琴趣”可能指的是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法实现。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当前生活状况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接着,“弃米曾赋归,云何效奔逐”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放弃了一些物质上的追求,回归家庭,但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效仿那些追求物质的人。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个人责任和家庭价值的重视。 “慈亲日向老,无以报鞠育”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激和敬爱之情。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法回报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价值的重视。 “明经不取士,奉养心未足”则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教育制度的反思和对家庭责任的重视。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认为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官职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家庭的幸福和责任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携家客秦淮,苍苔蔽荒屋”描绘了作者当前的生活环境,可能暗示着作者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不满。然而,“年丰公廪虚,半载不沾禄。妻子乐我贫,朝夕共釭粥。母心爱两孙,每食分鼎肉。”则表达了作者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这里描述了作者虽然生活贫困,但仍然愿意承担家庭责任,照顾家人,这体现了作者对家庭价值的坚守和对亲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家庭、责任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它提醒我们珍惜家庭价值,承担家庭责任,同时也提醒我们反思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之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难续。
弃米曾赋归,云何效奔逐。
慈亲日向老,无以报鞠育。
明经不取士,奉养心未足。
携家客秦淮,苍苔蔽荒屋。
年丰公廪虚,半载不沾禄。
妻子乐我贫,朝夕共釭粥。
母心爱两孙,每食分鼎肉。
自怜头上巾,兴到无酒漉。
怡然坐窗下,一笑对秋菊。

关键词解释

  • 鞠育

    读音:jū yù

    繁体字:鞠育

    英语:to raise or rear kids

    意思:
     1.抚养;养育。语本《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毛传

  • 无以

    读音:wú yǐ

    繁体字:無以

    意思:(无以,无以)

     1.不采用。
      ▶《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郑玄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

  • 慈亲

    读音:cí qīn

    繁体字:慈親

    意思:(慈亲,慈亲)
    慈爱的父母。
      ▶《吕氏春秋•慎大》:“汤立为天子,夏民大说,如得慈亲。”后多指母亲。
      ▶唐·聂夷中《游子行》:“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