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韩仲文知许州》 盛事难尽书,且举国门觞。

盛事难尽书,且举国门觞。

意思:盛事难尽书,而且举起国都城门杯。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韩仲文知许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荣归故乡的太守,表达了僚属、百姓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首联“孰不为太守,所荣归故乡”,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太守荣归故里的赞美。这一句表达了对于为官有成的官员回归故乡的普遍认同和羡慕,同时也暗示了太守在任期间一定有过人的政绩和贡献。 颔联“僚官诧旧识,邸吏窥新章”,通过描述僚属惊讶于太守的归来,邸吏好奇地阅读太守的新篇章,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守的敬仰和关注。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太守在任期间的影响力和威望。 颈联“前去别马上,今仰立道傍”,描述了太守归来时的情景,以及百姓对他的敬仰和欢迎。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反差,更加突出了太守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尾联“野老拜车尘,里人持壶浆。至家埙篪美,谒垅云日光”,描绘了太守到家后,乡亲们欢聚一堂,举杯祝福的场景。这一联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太守归乡的美好祝愿和对他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太守归乡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对为官有成的官员的敬意和对百姓的关爱。同时,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场景描绘,展现了太守在任期间的影响力和威望,以及百姓对他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孰不为太守,所荣归故乡。
僚官诧旧识,邸吏窥新章。
前去别马上,今仰立道傍。
野老拜车尘,里人持壶浆。
至家埙篪美,谒垅云日光。
盛事难尽书,且举国门觞。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盛事

    读音:shèng shì

    繁体字:盛事

    英语:grand occasion; a great event

    意思:大事;美事。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国门

    读音:guó mén

    繁体字:國門

    英语:gateway of a country

    意思:(国门,国门)

     1.国都的城门。
      ▶《周礼•地官•司门》:“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

  • 举国

    读音:jǔ guó

    繁体字:舉國

    英语:the whole nation

    意思:(举国,举国)
    全国。亦指全国之人。
      ▶《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