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之山可当一枝笔,潇湘之水可充一砚滴。
意思:潇湘之山可以当一枝笔,好的水可以充当一个砚台滴。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送黄岩老通判全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潇湘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对人才进行了颂扬。诗人以潇湘的山和水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灵感之源。
首句“潇湘之山可当一枝笔,潇湘之水可充一砚滴”通过比喻,描绘出潇湘的山水之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仰和热爱。山如笔,水如砚,形象地展现了潇湘山水的秀美和灵动。
“白石得官斑竹林,天鍚笔砚供醉吟。”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自然的景色,同时也引入了诗人的创作状态。白石、斑竹、天鍚笔砚,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诗人醉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挥洒才情的形象。
“好将湘山点湘水,洒满青天一张纸。”这两句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诗人希望以湘山点湘水,用笔墨描绘出自然的美丽,将其洒满青天的纸张。
“台家旁搜清庙珍,奇珍随在湘水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湘水滨的奇珍异宝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乌衣枢相今水镜,手提一道人材柄。”这两句以乌衣枢相比喻当权者,以手提人材柄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
最后两句“皈来肯过诚斋里,分似锦囊新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整首诗通过对潇湘山水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才和诗歌创作的关注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