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郊墅杂赋(十六首)》 谁道花源好,还令太守知。

谁道花源好,还令太守知。

意思:谁道花源好,还让太守知道。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郊墅杂赋(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路迂桥断处,门静犊眠时》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孤墅、柳树、小陂、耕牛等乡村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 首联“路迂桥断处,门静犊眠时”直接描绘了乡村小路上的桥被阻断,门前一片宁静,牛犊在此悠闲地憩息。这一联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乡村的静谧,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颔联“孤墅藏群柳,诸田灌一陂”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环境,孤墅隐藏在成行的柳树之中,小田被一池碧水环绕。这些细节描绘了乡村的朴素和自然,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颈联“僮闲春作少,妇懒午炊迟”则从人物活动方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悠闲。农家的孩子们闲暇无事,中午时分妇女们也懒得做饭,这些细节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慵懒和闲适。 最后一句“谁道花源好,还令太守知”是诗人的感慨,他感叹花源(即桃花源)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静谧、环境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官场的厌倦。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迂桥断处,门静犊眠时。
孤墅藏群柳,诸田灌一陂。
僮闲春作少,妇懒午炊迟。
谁道花源好,还令太守知。
¤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花源

    读音:huā yuán

    繁体字:花源

    意思:“桃花源”的省称。
      ▶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迴谿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宋·梅尧臣《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用叙单悃》诗:“何须

  • 好还

    引用解释

    谓极易得到报应。《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宋 梅尧臣 《送李太伯归建昌》诗:“ 桓魋 及 臧仓 ,尝毁圣与贤。后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明史·刘台等传赞》:“亏盈好还,祸酿身后。”

    读音:hǎo huá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