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秋二首》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意思:翡翠空碧水涵高低,淡云苍烟半有没有。

出自作者[宋]杜范的《新秋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直接点明了季节和时间——少昊行秋,即秋天的开始,表达了一种季节更替的感慨。疾驱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速度之快,仿佛在不经意间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凉色已侵肤则表达了秋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微寒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变化或感受。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天空和水面,翠空碧水和高下涵映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淡霭苍烟半有无的描述则增添了一种朦胧、飘渺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薄薄的烟雾所笼罩。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风露已经生惨戚描绘了秋风秋露带来的凄凉和哀伤,而菰蒲且欲慰斯须则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菰蒲的坚韧来安慰自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最后两句以霜竹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遗憾,仿佛悲声和恨都与这横云外的霜竹相连。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深刻,使得诗人的情感得以充分展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篇,值得人们去品味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关键词解释

  • 高下

    读音:gāo xià

    繁体字:高下

    英语: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意思:
     1.上和下;高和低。
      ▶《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 碧水

    读音:bì shuǐ

    繁体字:碧水

    意思:绿水。
      ▶南朝·梁简文帝《采莲曲》:“桂楫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诗:“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五代·和凝《

  • 有无

    读音:yǒu wú

    繁体字:有無

    意思:(有无,有无)
    亦作“有亡”。
     
     1.有或无。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

  • 翠空

    读音:cuì kōng

    繁体字:翠空

    意思:碧空,晴空。
      ▶唐太宗《出猎》诗:“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唐·宋若华《嘲陆畅》诗:“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鸾相对立梧桐。”
      ▶唐·皇甫冉《华清宫》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