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将归海上辱群公相送至龙津》 重来应恐清秋晚,落尽清香桂子花。

重来应恐清秋晚,落尽清香桂子花。

意思:再来应怕清秋晚,清香桂子落尽花。

出自作者[明]林鸿的《将归海上辱群公相送至龙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淡淡哀愁。 首句“百尺云帆挂海霞,劳君相送到天涯”,诗人以高悬百尺的云帆,比喻友人送行的情意深长,也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友情如同高悬的云帆,高远而坚定。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远送至天涯的感激之情。 “重来应恐清秋晚”一句,诗人对未来的离别感到淡淡的哀愁。他担心再次相见时,已是秋意渐浓,桂花飘香的日子已经过去,那时清雅的秋色中再无他们的欢笑和谈笑风生的场景。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离别后的淡淡哀愁。 “落尽清香桂子花”一句,诗人以桂子花的凋零,象征着友情的珍贵和短暂。桂子花落尽,清香不再,但他们的友情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诗人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描绘友人相送、离别和重逢等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淡淡哀愁和对友情短暂的无奈。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意的诗篇,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尺云帆挂海霞,劳君相送到天涯。
重来应恐清秋晚,落尽清香桂子花。
作者介绍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

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

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关键词解释

  • 桂子

    读音:guì zǐ

    繁体字:桂子

    英语:Japanese cinnamon fruit

    意思:桂花。
      ▶宋·柳永《望海潮》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 清秋

    读音:qīng qiū

    繁体字:清秋

    意思:明凈爽朗的秋天。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杜甫《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吴谦牧

  • 清香

    读音:qīng xiāng

    繁体字:清香

    短语:香味 香 幽香 花香 浓香 香气 馨 喷香 馥

    英语:faint scent

    意思:
     1.清淡的香味。<

  • 重来

    读音:chóng lái

    繁体字:重來

    意思:(重来,重来)

     1.再来;复来。
      ▶晋·陶潜《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

  • 香桂

    读音:xiāng guì

    繁体字:香桂

    意思:桂木的美称。
      ▶明·陶宗仪《元氏掖庭记》:“又有温室曰春熙堂,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乌骨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宾氍毹。”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