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石鼓歌》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意思:金绳铁索锁纽长大,浑然又象织梭化龙九鼎沦没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石鼓歌》

全文创作背景

韩愈的《石鼓歌》创作背景是他在游览一名僧人的寺庙时,看到了庙里的石鼓,这些石鼓上刻有古老的文字。韩愈对这些石刻文字深感兴趣,但当时并没有人知道这些石鼓的来历和用途。因此,他写下了这首《石鼓歌》,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古代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珍视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无人知晓这些宝贵文物来历的遗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古诗集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铁索

    读音:tiě suǒ

    繁体字:鐵索

    短语:吊索 绊马索 套索

    英语:iron chain

    意思:(铁索,铁索)

     1.粗铁链。
      ▶唐·韩愈《石鼓

  • 水龙

    读音:shuǐ lóng

    繁体字:水龍

    英语:fire hose; hose

    意思:(水龙,水龙)

     1.古指战船。
      ▶南朝·梁·何逊《行经孙氏陵》诗:“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

  • 金绳

    读音:jīn shéng

    繁体字:金繩

    意思:(金绳,金绳)

     1.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
      (1)用以编连策书。
      ▶《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

  • 锁纽

    引用解释

    器物上面可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分。 唐 韩愈 《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读音:suǒ niǔ

  • 鼎跃

    读音:dǐng yuè

    繁体字:鼎躍

    意思:(鼎跃,鼎跃)
    举鼎跳跃。古代的一种杂技。
      ▶汉·桓宽《盐铁论•除狭》:“戏车鼎跃,咸出补吏,累功积日,或至卿相。”

    解释:1.举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