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追和李义山赋菊二首》 浮觞追北牖,饮水记南阳。

浮觞追北牖,饮水记南阳。

意思:浮杯追北窗,饮用水记南阳。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追和李义山赋菊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团团青盖小,拂拂御袍黄》是一首对菊花美丽风姿的赞美诗。它通过对菊花形态、色泽、香气、生长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出菊花的高洁品质和顽强生命力。 首联“团团青盖小,拂拂御袍黄”,以“团团”形容菊花的大小,以“小”修饰青盖,给人以小巧玲珑之感。而“拂拂”则描绘出菊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与“御袍黄”的色彩相映衬,给人以华丽之感。这一联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菊花的形态。 颔联“翠叶凌霜秀,繁英浥露香”,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翠叶和繁英。翠叶在霜冻之下依然秀丽,显示出菊花顽强的生命力。繁英沾着露水,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高洁品质。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菊花的外在美和内在品质。 颈联“浮觞追北牖,饮水记南阳”,运用了两个典故。“浮觞”出自《诗经·七月》中的“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意指饮酒赏菊;“北牖”则是指窗户。诗人饮酒于菊花旁,追忆古人,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赞赏。而“饮水记南阳”则是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尾联“采采东篱下,行歌对草堂”,以诗人采菊的场景收尾。采菊于东篱之下,悠然自得,行歌对草堂,表现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一联与全诗的主题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顽强生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菊花形态、色泽、香气、生长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顽强生命力。同时,诗中运用典故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团团青盖小,拂拂御袍黄。
翠叶凌霜秀,繁英浥露香。
浮觞追北牖,饮水记南阳。
采采东篱下,行歌对草堂。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南阳

    读音:nán yáng

    繁体字:南陽

    意思:(南阳,南阳)

     1.古地名。
      ▶春秋·晋地。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于是始启南阳。”
      ▶杨伯峻注:“《水经•清水注》引马融曰:

  • 饮水

    读音:yǐn shuǐ

    繁体字:飲水

    英语:drinking water

    意思:(饮水,饮水)
    I

     1.喝水。
       ▶《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浮觞

    读音:fú shāng

    繁体字:浮觴

    意思:(浮觞,浮觞)

     1.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在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浮觞”。
      ▶汉·孔臧《杨柳赋》:“流川

  • 追北

    读音:zhuī běi

    繁体字:追北

    意思:追击败兵。
      ▶《吕氏春秋•首时》:“九战九胜,追北千里。”
      ▶《史记•晋世家》:“齐师败走,晋追北至齐。”
      ▶《金史•斡璋传》:“败之,追北四十余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