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岸帻》 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意思:穷乡百不理,时获得一个闲吟。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岸帻》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是一首描绘春天清晨山间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情感。 首先,诗中描绘了作者站在山头,晨光熹微的景象。“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中,“岸帻”是一种头巾,“清晓”则表示清晨,“薄阴”则描绘了清晨微暗的天气。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到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氛围。 接着,“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云雾缭绕,翠壁嶙峋,细雨洒在青翠的树林上,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时改客心动”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随着春天的到来,客居他乡的心情也发生了变化,这可能是对家乡的思念,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 “鸟鸣春意深”一句,诗人以鸟鸣来表达春天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春天的感受。 最后,“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偏僻的乡村中百无聊赖的心情,但能够得到片刻的闲暇来吟诗作赋,也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清晨山间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
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不理

    读音:bù lǐ

    繁体字:不理

    短语:不顾 顾此失彼

    英语:refuse to acknowledge

    意思:
     1.犹言不利,不顺。
      ▶《孟子•尽心下》:

  • 穷乡

    读音:qióng xiāng

    繁体字:窮鄉

    意思:(穷乡,穷乡)
    荒远的乡村。
      ▶《战国策•赵策二》:“穷乡多异,曲学多辨。”
      ▶宋·王安石《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诗:“穷乡毉自拙,小市药难求。”

  • 得一

    读音:dé yī

    繁体字:得一

    意思:
     1.得道。
      ▶《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

  • 闲吟

    读音:xián yín

    繁体字:閑吟

    意思:(闲吟,闲吟)
    亦作“闲吟”。
     随意吟唱。
      ▶唐·白居易《闲吟》:“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唐·杜牧《江南怀古》诗:“戊辰年向金陵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