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抵袁阳》 西望长沙三百里,行人道是古袁州。

西望长沙三百里,行人道是古袁州。

意思:向西眺望长沙三百里,行人道是古代袁州。

出自作者[宋]施德的《抵袁阳》

全文赏析

《抵袁阳》是宋代诗人施德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抵达袁阳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江上三千雁”,以江上的三千只大雁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里的“三千雁”象征着离乡背井的人们,他们在江上飞翔,寻找着新的家园。同时,这一句也暗示了作者即将离开袁阳,踏上归途。 第二句“行客几时回”,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行客指的是在外漂泊的人,几时回则表示他们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这里的“行客”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离乡背井的人们。这句诗抒发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第三句“春风一夜到袁阳”,以春风为线索,将视线引向袁阳。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春风的到来并没有给行客带来喜悦,反而让他们更加思念故乡。这句诗通过对比春风与行客的心情,突显了离乡背井者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一句“千家万户春花放”,描绘了袁阳春天的美景。千家万户的春花竞相开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这美景却让行客更加思念故乡,因为他们无法与家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光。这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行客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抵袁阳》这首诗以江上的大雁为背景,通过对比春风与行客的心情,以及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声声啼鸣叫钩辀,山自巑岏水自流。
西望长沙三百里,行人道是古袁州。
曲磵萦纡树密蒙,放船正值楝花风。
王程不及村南好,水礁无人昼自舂。

关键词解释

  • 行人道

    引用解释

    即人行道。大道两旁的人行便道。 茅盾 《色盲》五:“沿着水门汀的行人道,他急忙地走。” 徐迟 《精神分析》:“浓雾笼罩在河上,行人道变成了河岸。”

    读音:xíng rén dào

  • 长沙

    读音:cháng shā

    繁体字:長沙

    意思:(长沙,长沙)
    见“长沙傅”。

    造句:弗利茨和衣躺在长沙发上。我步行到长沙去,极其兴奋。他趴在长沙发椅上,睡得很熟。长沙发

  • 三百

    读音:sān bǎi

    繁体字:三百

    意思:《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 里行

    读音:lǐ xíng

    繁体字:裏行

    意思:(里行,里行)
    官名。
      ▶唐置,宋因之。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唐·刘肃《大唐新语•举贤》:“初,周以布衣直门下省,太宗就命监察

  • 人道

    读音:rén dào

    繁体字:人道

    短语:欢 云雨 房事

    英语:humanity

    意思:
     1.为人之道。指一定社会中要求人们遵循的道德规范。
      ▶《易•繫

  • 是古

    读音:shì gǔ

    繁体字:是古

    意思:以古为是。
      ▶《汉书•刘歆传》:“陵夷至于暴秦,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