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侍御七兄》 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

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

意思:天和人等明路,增加国家分尧心。

出自作者[唐]王昌龄的《上侍御七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忠诚和才能。它通过描绘天人、益稷、利器等形象,表达了对忠诚和才能的赞美,以及对有才能的人的尊重和信任。 首句“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描绘了天人和益稷在等待明路的出现,象征着人们期待有才能的人出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益稷是传说中的农神,尧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他们象征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有才能的人的期待和信任。 “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这句话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胜任重要的任务。这句诗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钓深。”这句诗表达了对兄长的敬意和信任。严宪是严明的法度,时佐是当时辅佐的人。这句诗表达了兄长在严明的法度下,辅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描绘天人、益稷、利器等形象,表达了对忠诚和才能的赞美,以及对有才能的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兄长的敬意和信任,提醒人们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
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钓深。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关键词解释

  • 尧心

    读音:yáo xīn

    繁体字:堯心

    意思:(尧心,尧心)
    谓圣君的心愿、抱负。
      ▶南朝·宋·范晔《乐游应诏》诗:“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
      ▶南朝·梁·沈约《应诏游苑饯吕僧珍》诗:“我皇秉至德,忘己用

  • 天人

    读音:tiān rén

    繁体字:天人

    英语:[Formal] a person with outstanding looks

    意思:
     1.指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人。
      ▶《庄子•天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