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谓栖息于水。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唐 杜甫 《倦夜》诗:“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2.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吕延济 注:“水宿,宿於舟中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
读音:wéi zhōu
繁体字:維舟
意思:(维舟,维舟) 1.古代诸侯所乘之船。维连四船,使不动摇,故称。 ▶《尔雅•释水》:“天子造舟,诸侯维舟。” ▶郭璞注:“维连四船。”
读音:gāo shī
繁体字:篙師
意思:(篙师,篙师)撑船的熟手。 ▶唐·杜甫《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宋·叶适《上滩》诗:“篙师上滩时,面作石皤样;及其进尺寸,乃在一偃仰。”<
读音:qí tíng
繁体字:旗亭
意思: 1.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 ▶《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论》:“臣为郎时,与方士考功会旗亭下。” ▶《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