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蜀府将》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意思:精神已曾明汉节,功名还是停滞吴钩。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赠蜀府将》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对剑关秋、锦水、汉节、吴钩、寒云、塞草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描绘了诗人过去的十年在分散的状态下度过,而那时的秋天,在剑关(古时蜀地要塞)的背景下,充满了寂寥和忧愁。万事皆随锦水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决心,他的节操已经明确,就像手中的汉节一样,象征着忠诚和决心。然而,他的功名却像吴钩一样,未能得到施展。这既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也揭示了他的无奈和困惑。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色,包括雕边认箭(指射箭的雕架)和马上听笳(指听到胡笳的声音)。这些景象充满了凄凉和哀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最后,“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诗人再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他感到更加惆怅的是,像灌婴、韩信这样的名将都得到了封侯,而自己却还在等待机会。这既是对过去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它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吴钩

    读音:wú gōu

    繁体字:吳鈎

    意思:(吴钩,吴钩)
    钩,兵器,形似剑而曲。
      ▶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晋·左思《吴都赋》:“军容蓄用,器械兼储;吴钩越棘,纯钧湛卢。”
      

  • 功名

    读音:gōng míng

    繁体字:功名

    英语: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

    意思:
     1.功业和名声。
      ▶《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 志气

    读音:zhì qì

    繁体字:誌氣

    短语:斗志

    英语:(n) resolve; drive

    意思:(志气,志气)

     1.意志和精神。
      ▶《庄子•盗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