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兴,四叠前韵》 牍背题词字斗斜,又凭弦柱问年华。

牍背题词字斗斜,又凭弦柱问年华。

意思:纸张背面题词字斗斜,又根据弦柱问年华。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秋兴,四叠前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牍背题词字斗斜,又凭弦柱问年华》是一首对历史和现实深度思考的诗作,它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牍背题词字斗斜,又凭弦柱问年华”,诗人通过描述牍背题词的艰难和弦柱的象征意义,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其中,“字斗斜”形象地描绘了题词的困难和费力,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而“又凭弦柱问年华”则通过弦柱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对时间的追问和对人生的思考。 颔联“忧时已愤同孤注,浮海何当借一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其中,“忧时已愤同孤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如同赌注一般,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焦虑。“浮海何当借一槎”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颈联“西晋风流馀劫火,南人野哭怨寒笳”,诗人借用了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其中,“西晋风流馀劫火”指的是西晋时期的风流人物在战火中消逝的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南人野哭怨寒笳”则描绘了南方人民在战乱中哀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潘郎老去情丝减,谁与重栽一县花”,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年华已逝、情丝渐减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其中,“谁与重栽一县花”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关注和保护美好事物,让它们能够延续下去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牍背题词字斗斜,又凭弦柱问年华。
忧时已愤同孤注,浮海何当借一槎。
西晋风流馀劫火,南人野哭怨寒笳。
潘郎老去情丝减,谁与重栽一县花。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弦柱

    读音:xián zhù

    繁体字:弦柱

    英语:post to which the strings of a musical instrument are attached

    意思:谓乐器绾丝之柱。
     

  • 题词

    读音:tí cí

    繁体字:題詞

    意思:(题词,题词)

     1.文体名。即题辞。
      ▶清·闰湘《<湘烟小录>前记》:“广平居士以梅垞生新谱《影梅庵传奇》乞云公子题词,俾纾折玉之感。公子读之,益增悽恨。时距紫妹之

  • 年华

    读音:nián huá

    繁体字:年華

    短语:年龄 岁 年岁 年 庚 岁数 齿 春秋 龄

    英语:time

    意思:(年华,年华)

     1.年岁;年纪。

  • 牍背

    读音:dú bèi

    繁体字:牘背

    意思:(牍背,牍背)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
      ▶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
      ▶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