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製南郊七言六韵诗》 鸿恩涣汗霑穷发,睿藻昭回动紫宸。

鸿恩涣汗霑穷发,睿藻昭回动紫宸。

意思:大恩涣汗洒尽发,睿藻光辉动紫宸。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奉和御製南郊七言六韵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祭祀泰畤(古代祭天的仪式)的诗,通过对祭祀过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之恩、皇帝之仁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天下百姓繁荣昌盛的祝愿。 首联“洁斋恭己奉苍旻,报本园坛备物陈”,表达了诗人对苍天(苍旻)的敬畏和恭敬,同时也表达了对祭坛(园坛)上物品准备齐全的欣慰。 颔联“酒缩楚茅三献毕,灰飞嶰管一阳新”,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一个细节:酒缩楚茅三献之后,嶰管吹出一阳(阳气),象征春天的到来。这一细节体现了古代祭祀的严谨和神圣。 颈联“高空瑞气长随辇,永夕清霜暗湿巾”,描绘了祭天的夜晚,天空中飘着瑞气,清霜默默地打湿了巾帕,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尾联“庶彙熙熙蒙帝力,徒知击壤傚尧民”,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恩泽使万物繁荣昌盛的感激,同时也表达了对天下百姓能够和乐融融、安居乐业的祝愿。这里用“击壤”典故,表达了百姓对尧时社会和谐、人人自得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天地、皇帝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以及对天下百姓繁荣昌盛的祝愿。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洁斋恭己奉苍旻,报本园坛备物陈。
酒缩楚茅三献毕,灰飞嶰管一陽新,高空瑞气长随辇,永夕清霜暗湿巾。
泰畤迎年严汉祀,六宗祈福盛虞禋。
鸿恩涣汗霑穷发,睿藻昭回动紫宸。
庶彙熙熙蒙帝力,徒知击壤傚尧民。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鸿恩

    读音:hóng ēn

    繁体字:鴻恩

    意思:(鸿恩,鸿恩)
    大恩。多指皇恩。
      ▶《汉书•匈奴传下》:“大化神明,鸿恩溥洽。”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刘桢<感遇>》:“微臣固受赐,鸿恩良未测。”

  • 紫宸

    读音:zǐ chén

    繁体字:紫宸

    意思: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宋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大明宫内。
      ▶唐·杜甫《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 涣汗

    读音:huàn hàn

    繁体字:渙汗

    意思:(涣汗,涣汗)

     1.喻帝王的圣旨、号令。
      ▶《宋书•范泰传》:“是以明诏爰发,已成涣汗,学制既下,远近遵承。”
      ▶宋·王安石《免参政上两府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