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师前郑,欣赏客阿戎。
意思:恨不效法前代郑国,欣赏客阿戎。
出自作者[宋]陈傅良的《挽沈次卿学正》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翁,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道德,他的家风传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
首句“洛学传当代,家声属此翁”,诗人用“洛学”来形容这位老翁的学问和道德,用“家声”来赞扬他的家族传统和荣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老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老翁在家族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一生无世味,万事与人同”,这句诗表达了老翁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他一生没有世俗的欲望和追求,而是追求与他人同甘共苦、共同进步的人生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敬佩。
“恨不师前郑,欣赏客阿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老翁人生经历的感慨。前郑是指郑子产,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道德楷模。诗人用“师”字来表达对前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老翁道德修养的赞赏。阿戎是指晋代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言行举止深受人们赞赏。诗人用“欣赏”二字来表达对阿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老翁文化素养的赞赏。
最后一句“宜铭千古意,岂在语言工”,诗人用“宜铭千古”来表达对老翁的赞美之情,认为他的事迹和精神应该被后人铭记和传承。这句话强调了老翁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老翁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翁,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重视,同时也强调了家族传统和社会荣誉的重要性。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