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吴大社》 百年乔木在,留得耐风霜。

百年乔木在,留得耐风霜。

意思:百年乔木在,留得住风霜。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挽吴大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个家族的世德家声的赞扬,表达了对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传承的敬意。 首联“文献家声远,簪缨世德昌”,文献指的是家族的历史和传承下来的知识,家声则是对整个家族品德和声望的赞扬。这两句诗表达了家族世代积累的学问和品德,使得家族声名远播。簪缨则是指古代官员的冠饰,这里用来象征家族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 颔联“几篇青玉案,三佩白银章”,青玉案和白银章都是古代的官名,这里用来象征这个家族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家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有人通过努力和才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颈联“北苑新阡好,平原旧业荒”,北苑阡是家族墓地的所在地,这里表达了对家族墓地的敬意和怀念。平原旧业则是指家族曾经拥有的土地和产业,如今已经荒废。这两句诗表达了家族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百年乔木在,留得耐风霜”,百年乔木指的是家族中有长寿的人,他们见证了家族的兴衰荣辱,他们的存在是对家族历史的最好见证。留得耐风霜则表达了对家族精神的赞美,即使家族曾经有过困难和挫折,但他们的精神品质依然留存下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历史的描述和对家族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家族的敬意和怀念。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家族历史,传承家族精神,让家族的精神品质永远留存下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献家声远,簪缨世德昌。
几篇青玉案,三佩白银章。
北苑新阡好,平原旧业荒。
百年乔木在,留得耐风霜。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乔木

    读音:qiáo mù

    繁体字:喬木

    短语:林木

    英语:arbor

    意思:(乔木,乔木)

     1.高大的树木。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

  • 风霜

    读音:fēng shuāng

    繁体字:風霜

    英语:hardships of a journey or of one\'s life

    意思:(风霜,风霜)

     1.风和霜。
      ▶《

  • 百年

    读音:bǎi nián

    繁体字:百年

    短语:一生 一世 终身 终生 辈子 一辈子 生平 平生

    英语:lifetime

    意思:
     1.指人寿百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