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和伯夔独游徐园看菊》 惆怅落英留眼待,孤山补插野梅根。

惆怅落英留眼待,孤山补插野梅根。

意思:惆怅落花留下眼等,孤山补插野梅根。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次和伯夔独游徐园看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赏菊的,通过对菊花品种繁多、颜色艳丽、形态各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 首句“徐园异菊列千盆,往岁探看仕女存。”描绘了徐园中千盆异菊争艳的景象,吸引了众多仕女的目光。这句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赏和喜爱。 “屡劫归君成独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被劫后仍能独自欣赏的感慨,也表达了对菊花的怜爱之情。 “短吟题我尚余痕”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曾经在徐园中题诗的回忆,也暗示了诗人对菊花的珍视和喜爱。 “从遗浊世魂初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在污浊世界中仍能保持高洁品质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菊花的敬仰之情。 “惆怅落英留眼待,孤山补插野梅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凋谢后留下的空缺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盛开的期待和希望。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赏菊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赏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徐园异菊列千盆,往岁探看仕女存。
屡劫归君成独赏,短吟题我尚余痕。
从遗浊世魂初合,胜读离骚道已尊。
惆怅落英留眼待,孤山补插野梅根。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孤山

    读音:gū shān

    繁体字:孤山

    英语:inselberg

    意思: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林逋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孤山处士。
      ▶孤山北麓有

  • 落英

    读音:luò yīng

    繁体字:落英

    英语:fallen or falling flowers

    意思:落花。
      ▶《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按,一说为初生之花。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留眼

    读音:liú yǎn

    繁体字:留眼

    意思:谓留待以后目睹。
      ▶唐·杜甫《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诗:“船经一柱观,留眼共登临。”
      ▶张远笺:“留眼,公留眼以待严耳。”
      ▶宋·陈师道《寓目》诗:“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