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难障隔淮尘,补种疏花几树春。
意思:竹亭难挡隔淮河尘,补充种稀疏几树春。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王倅寄弟富池酒边述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句“竹亭难障隔淮尘”,描绘了一个场景,即淮河两岸的尘土飞扬,使得竹亭也难以阻挡尘土的侵袭。这句诗暗示了当时的社会动荡,淮河两岸战火纷飞,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补种疏花几树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环境恶劣,诗人仍然希望在春天种下几棵稀疏的花树,象征着对和平与美好的追求。
“若忆六龙南渡日”一句,诗人可能是在回忆历史。六龙南渡是古代中国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指的是中原地区的人民南迁到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期望。
最后,“到今我亦是流民”一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也是流离失所的百姓,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这句诗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反思,以及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当前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反思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透露出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