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商山道中作》 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

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

意思:谷鸟衔枝去,巴人背着书箱回家。

出自作者[唐]李山甫的《春日商山道中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径春光里,扬鞭入翠微。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残阳更惆怅,前路客亭稀》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远行在外的感慨。 首联“一径春光里,扬鞭入翠微”通过“一径春光”描绘出春天的美好,而“扬鞭入翠微”则展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他骑着马儿,沿着春意盎然的小路走进翠微深处,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颔联“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风吹过,花瓣纷纷落下,打在诗人的帽子之上;云飘过,雨落下,打湿了诗人的衣裳。这里既描绘了春天的动态美,也表现了诗人的动态生活,他在春光里骑马行进,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体验着生活的美好。 颈联“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诗人从自己的视角转换,观察到了山谷中的鸟儿衔着树枝筑巢,巴地的百姓背着书箱回家读书。这两句既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也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平静和安详。 尾联“残阳更惆怅,前路客亭稀。”诗人通过对夕阳的描绘,表达了对前路的感慨和惆怅。夕阳西下,代表着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前路客亭,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稀少的客亭,象征着未来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安和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径春光里,扬鞭入翠微。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
残阳更惆怅,前路客亭稀。

关键词解释

  • 巴人

    读音:bā rén

    繁体字:巴人

    英语:Ba people

    意思:
     1.古巴州人。
      ▶唐·刘禹锡《杂曲歌辞•竹枝》:“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2.古

  • 负笈

    读音:fù jí

    繁体字:負笈

    英语:carry a case of books

    意思:(负笈,负笈)

     1.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故玉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