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伤思》 不见棹歌人,空垂绿房子。

不见棹歌人,空垂绿房子。

意思:不见棹歌人,空垂绿房子。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伤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的诗,通过对芙蓉、池塘、西风等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孤独。 首句“八月白露浓,芙蓉抱香死。”描绘了八月深秋的场景,白露凝结,芙蓉凋零。诗人通过“抱香死”一词,表达了芙蓉对生命的执着,即使在死亡的时刻,也保持着盛开的状态。这是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也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红枯金粉堕,寥落寒塘水。”进一步描绘了芙蓉凋零的景象,花瓣由红转枯,金粉脱落,只剩下寥寥寒塘水。这里诗人通过颜色和数量的减少,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 “西风团叶下,叠縠参差起。”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它吹落叶子,使它们在空中飘舞。叠縠则是指水面的波纹,参差起则描绘了波纹的动态美。这里诗人通过西风和叠縠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萧瑟和冷清。 “不见棹歌人,空垂绿房子。”这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原本应该在池塘边唱着棹歌的人已经不见了,只留下空空的池塘和垂下的芙蓉。这里的“空垂”一词,表达了芙蓉对人的留恋和期待,但最终只能独自凋零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孤独。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月白露浓,芙蓉抱香死。
红枯金粉堕,寥落寒塘水。
西风团叶下,叠縠参差起。
不见棹歌人,空垂绿房子。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歌人

    读音:gē rén

    繁体字:歌人

    意思:歌唱者。
      ▶《梁书•羊侃传》:“敕赉歌人王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
      ▶唐·李廓《长安少年行》:“歌人踏日起,语燕卷帘飞。”
      ▶鲁迅《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房子

    读音:fáng zi

    繁体字:房子

    短语:房屋 房 屋

    英语:house

    意思:I
    指本房所生之子。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唐相国杨收,江州

  • 棹歌

    读音:zhào gē

    繁体字:棹歌

    意思:亦作“櫂歌”。
     
     1.行船时所唱之歌。
      ▶汉武帝《秋风辞》:“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