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象山论学语有得》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意思: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出自作者[宋]李伯敏的《闻象山论学语有得》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事物本质和内心的探寻。首句“纷纷枝叶漫推寻”,用纷繁的枝叶象征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事物和追求。人们往往在这些纷繁的事物中追寻,寻找答案和满足。 然而,诗的第二句“到底根株只在心”,指出了追寻的答案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内心。这是诗人对于人心、人性以及事物本质的洞察。它表明,尽管生活中的事物看似复杂,但真正的答案和本质却简单,就在每个人的内心。 第三句“莫笑无弦陶靖节”,运用了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曾无弦弹琴,寓意着他对于内心的追寻和理解。这里诗人通过陶渊明的典故,进一步强调追寻内心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个中三叹有遗音”,用“三叹”表达了诗人对于追寻内心、理解事物本质的感慨和赞叹。“遗音”则寓意着这种追寻和理解的过程是一种持续的、留下深远影响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象征、典故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追寻和理解事物本质的洞察和赞叹,引导读者反思自身的生活和追求,寻找内心的答案和本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纷纷枝叶漫推寻,到底根株只在心。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关键词解释

  • 个中

    读音:gè zhōng

    繁体字:個中

    英语:[Formal] therein

    意思:(参见个中,箇中)

    详细释义:1.此中,这里面。宋?苏轼?西江月?昨夜扁舟词

  • 遗音

    读音:yí yīn

    繁体字:遺音

    意思:(遗音,遗音)

     1.谓留下声音。
      ▶宋·苏轼《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颖》之二:“路暗鸟遗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