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昨夜》 沈沈万绿寂不语,梨华一枝红小秋。

沈沈万绿寂不语,梨华一枝红小秋。

意思:沈沈万绿寂不语,梨华一枝红小秋天。

出自作者[近代]弘一的《昨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昨夜星辰人倚楼,中原咫尺山河浮。沈沈万绿寂不语,梨华一枝红小秋。》以其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秋夜世界。 首句“昨夜星辰人倚楼”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夜晚画面,星辰点缀夜空,人倚楼头,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里的“星辰”不仅描绘了夜空的美丽,也象征着人们对未知的宇宙和未来的向往。 “中原咫尺山河浮”一句,将中原大地比作浮在水面上的山河,形象地表达了距离的近和山河的辽阔。咫尺之中却蕴含着广大的山河,这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对未来的期望。 “沈沈万绿寂不语”描绘了深邃的绿色森林在夜晚的沉寂中默默无语的场景。这里的“沈沈”和“寂不语”都为读者带来了深深的静谧感,仿佛可以听到夜晚森林的声音。 “梨华一枝红小秋”则以梨花为象征,描绘出秋天的景象。一枝梨花在众多绿色中显得娇小而鲜艳,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这里的“红小秋”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未来的希望和温暖。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秋夜世界,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自然的热爱。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夜星辰人倚楼,中原咫尺山河浮。
沈沈万绿寂不语,梨华一枝红小秋。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关键词解释

  • 小秋

    解释

    小秋 xiǎoqiū

    (1) [early autumn]∶指初秋

    (2) [small autumn harvest]∶指小秋收

    引用解释

    1.初秋。 唐 许浑 《送郑寂上人南行》诗:“离

  • 沈沈

    读音:拼音:shěn shěn

    沈沈的解释

    亦作“沉沉”。1.盛貌;茂盛貌。《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高诱 注:“茫茫沉沉,盛貌。”《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 李善 注:“沉沉,茂盛之貌也。” 唐 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