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词》 钓线沈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

钓线沈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

意思:钓线沉波漾彩船,鱼争芳饵钩上龙。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宫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钓线沈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内人急捧金盘接,拨刺红鳞跃未休》是一首描绘钓鱼场景的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生动的比喻。 首句“钓线沈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中,“钓线”比喻钓鱼者的策略或技巧,“沈波”描绘了水面的平静和深邃,“漾彩舟”则形象地描绘了钓鱼的小船,如同画中的一样美丽。“鱼争芳饵上龙钩”则将鱼拟人化,它们为了美味争抢鱼饵,就像人们为了生活而奋斗。 第二句“内人急捧金盘接,拨刺红鳞跃未休。”描绘了钓鱼者的喜悦和收获。鱼儿上钩了,于是“内人”急忙捧来金盘接住鱼,“拨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鱼儿跃出水面的情景,进一步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乐趣,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钓鱼的场景和人们的收获喜悦。同时,诗中也寓含了一定的哲理,即只有通过努力和技巧,才能获得成功和收获。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钓鱼爱好者还是对钓鱼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这首诗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钓线沈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
内人急捧金盘接,拨刺红鳞跃未休。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彩舟

    读音:cǎi zhōu

    繁体字:彩舟

    造句:

  • 钓线

    读音:diào xiàn

    繁体字:釣綫

    英语:fishing line

    意思:(钓线,钓线)
    钓竿上的线。
      ▶后蜀·花蕊夫人《宫词》之六一:“钓线沈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

  • 龙钩

    读音:lóng gōu

    繁体字:龍鈎

    意思:(龙钩,龙钩)
    钩镰刀之类的利器。
      ▶唐·赵嘏《昔昔盐•采桑秦氏女》诗:“珠履盪花溼,龙钩折桂新。”

    造句:这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