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夕寄友人》 想君怀抱哀吟夜,铜雀台前皓月多。

想君怀抱哀吟夜,铜雀台前皓月多。

意思:想象你怀抱哀吟夜,铜雀台前皓月多。

出自作者[唐]罗邺的《秋夕寄友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秋夕苍茫一雁过,西风白露满宫莎。昨来京洛逢归客,犹说轩车未渡河。莫把少年空倚赖,须知孤立易蹉跎。想君怀抱哀吟夜,铜雀台前皓月多》是一首深秋时节,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接受。 首联“秋夕苍茫一雁过,西风白露满宫莎”,诗人以秋夜景象开篇,一只孤雁飞过,西风萧瑟,白露凝结成露珠挂在草尖上,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这不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也预示了诗人将面临的生活和情感困境。 颔联“昨来京洛逢归客,犹说轩车未渡河。”诗人回忆起过去在京城的生活,遇到了一个从外地归来的客人,他告诉诗人,他的家人还没有渡过黄河。这一细节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颈联“莫把少年空倚赖,须知孤立易蹉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接受。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过度依赖他人,要学会独立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要意识到,如果一味地孤独和无助,很容易在蹉跎中度过青春年华。 尾联“想君怀抱哀吟夜,铜雀台前皓月多。”诗人通过想象对方在深夜里怀抱哀伤和悲痛吟唱的情景,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同情和关怀。铜雀台前的皓月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寂寥的景象和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接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孤独和无助的深深恐惧和焦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夕苍茫一雁过,西风白露满宫莎。
昨来京洛逢归客,犹说轩车未渡河。
莫把少年空倚赖,须知孤立易蹉跎。
想君怀抱哀吟夜,铜雀台前皓月多。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皓月

    引用解释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 怀抱

    读音:huái bào

    繁体字:懷抱

    短语:怀

    英语:(within someone\'s) embrace

    意思:(怀抱,怀抱)

     1.怀里抱着。
     

  • 哀吟

    读音:āi yín

    繁体字:哀吟

    详细释义:悲哀的吟咏。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造句:

  • 雀台

    读音:què tái

    繁体字:雀檯

    解释:1.即铜雀台『建安十五年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