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意思:喜逢二室游仙子,满足作三川地方大臣。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两位道友的思念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联“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作者以欢快的心情,描述了自己在嵩山二室游历时,遇到两位道友的喜悦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三川(洛阳一带)这个世俗世界的厌倦之情,暗示自己渴望离开这个地方,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颔联“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与两位道友握手相拥、畅谈心事,表达了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也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尘世的厌恶之情,希望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颈联“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独来独往的自由之身。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对当前生活的不满和失望,认为自己还没有真正获得自由。 尾联“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作者以幽默的语气,调侃自己的两位道友是嵩山的主人,而自己却还在为世俗生活所困扰。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摆脱世俗束缚的无奈和自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三川

    读音:sān chuān

    繁体字:三川

    意思:
     1.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
      (1)西周以泾、渭、洛为三川。
      ▶《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韦昭注:“三川,泾、渭、

  • 守土

    读音:shǒu tǔ

    繁体字:守土

    英语:defend the territory of one\'s country

    意思:
     1.守卫疆土。亦指地方官掌治其所辖区域。
      ▶《书•舜典

  • 二室

    读音:èr shì

    繁体字:二室

    意思:指中岳嵩山的太室、少室二山。
      ▶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二:“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余。”
      ▶宋·王曾《中岳中天崇圣帝碑》:“二室天开,风云之所蓄。”
      ▶明

  • 游仙

    读音:yóu xiān

    繁体字:游仙

    英语:fairy

    意思:(参见游仙)

     1.漫游仙界。
      ▶明·叶宪祖《鸾鎞记•品诗》:“混俗同鱼服,游仙学紫绡。”
      ▶清·周

  • 川守

    读音:chuān shǒu

    繁体字:川守

    意思:川吏。
      ▶唐·白居易《题新居呈王尹兼简府中三掾》诗:“桥凭川守造,树倩府寮栽。”

    造句:2003年5月加盟四川守民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