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得饘粥,作此聊自咳。
意思:从哪里能得到粥,这样聊自己咳嗽。
出自作者[宋]戴表元的《书叹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沉郁、悲怆的语调,描绘了苏州的粮食短缺和越州百姓的困境。诗中通过描绘人们依赖远亲婚姻来缓解饥荒,却不如依靠身边的野蒿来遮挡浮尘,进一步强调了粮食短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苦难。
首联“苏州米空熟,越州人不来”,直接揭示了苏州粮食短缺的问题,使得越州的人们无法前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困境,即粮食供应的不足。
颔联“缓急托远婚,不如傍蒿莱”,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远亲婚姻的失望和无奈。他们宁愿依靠野蒿来遮挡浮尘,也不愿依赖远亲婚姻来解决急迫的问题,这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救助机制的无力和失望。
颈联“蒿莱在篱落,为人障浮埃”,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们依赖野蒿来遮挡浮尘的场景。在这里,野蒿不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道屏障,为人们遮挡生活中的浮尘。
尾联“生女属他人,生男尚婴孩”,通过描绘生女归属他人、生男尚婴孩的场景,进一步揭示了粮食短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境。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苦难深重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一种沉郁、悲怆的语调,描绘了粮食短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苦难深重的深深忧虑。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