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慈州茅主簿入道》 笑指方壶最深处,凌空霞佩玉珊珊。

笑指方壶最深处,凌空霞佩玉珊珊。

意思:笑着指着方壶最深处,凌空霞佩玉缓缓地。

出自作者[宋]黄庚的《送慈州茅主簿入道》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超脱尘世、追求道家思想的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华、官场名利、神仙传说等主题的独特见解。 首联“儒冠不戴戴星冠,人生荣华作梦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的冠冕堂皇的否定,认为儒冠并不能使人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反而让人沉迷于世俗的荣华富贵,如同梦境一般短暂而虚幻。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揭示了世俗价值观的虚妄和不足。 颔联“谱出三茅终得道,趣同五柳早休官”,借用道教传说中的三茅真人和五柳先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行和领悟,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家境界,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困扰。这一联通过对比官场和道家生活的不同,强调了道家思想的自由和超脱。 颈联“月寒缑岭来笙鹤,春蔼慈州忆枳鸾”,运用了神仙传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他想象自己在月寒缑岭的地方,与笙鹤同游,享受着清净无为的仙境;在春蔼慈州的地方,回忆着枳鸾的传说,向往着神仙伴侣的生活。这一联通过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笑指方壶最深处,凌空霞佩玉珊珊”,以方壶仙境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最高境界的向往。方壶仙境是道家传说中的一个神秘境界,代表着超脱尘世的仙境。诗人笑指方壶,表示他已经找到了通往这个仙境的道路,身姿凌空,衣带飘飘,如同仙女一般美丽动人。这一句通过描绘诗人已经达到的道家最高境界,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华、官场名利、神仙传说等主题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超脱、清净无为等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儒冠不戴戴星冠,人生荣华作梦看。
谱出三茅终得道,趣同五柳早休官。
月寒缑岭来笙鹤,春蔼慈州忆枳鸾。
笑指方壶最深处,凌空霞佩玉珊珊。

关键词解释

  • 珊珊

    读音:shān shān

    繁体字:珊珊

    英语:the tinkling of jade pendants

    意思:
     1.玉佩声。
      ▶《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

  • 佩玉

    读音:pèi yù

    繁体字:佩玉

    英语:jade weared by baron

    意思:(参见珮玉)

     1.古代繫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
      ▶《礼记•玉藻》:“君子在车,则闻鸾和

  • 凌空

    读音:líng kōng

    繁体字:凌空

    短语:抬高 爬升

    英语:be high up in the air

    意思: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

  • 方壶

    读音:fāng hú

    繁体字:方壺

    英语:quadrangular jar

    意思:(方壶,方壶)

     1.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
      ▶《仪礼•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