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安庆城楼》 山随粉堞连云起,江引清淮与海通。

山随粉堞连云起,江引清淮与海通。

意思:山随粉堞连云起,江引清淮与海相通。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寄题安庆城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高远望,感慨万千后发出的感叹。 首联“层构初成百战终,凭高应喜楚氛空。”描绘了作者所在的高地刚刚建成的场景,以及远处的楚地气氛已经空虚。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结束的喜悦,以及对和平的期待。 颔联“山随粉堞连云起,江引清淮与海通。”描绘了作者眼前的景色,山丘上的城墙与云彩相连,清澈的江水与淮河相接。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景色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颈联“远客帆樯秋水外,残兵鼓角夕阳中。”描绘了远方的船只在秋天的水面上航行,而残余的士兵在夕阳中吹鼓号。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时清莫问英雄事,回首长烟灭去鸿。”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英雄事迹不再提起,因为时代已经太平。这一联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战争和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层构初成百战终,凭高应喜楚氛空。
山随粉堞连云起,江引清淮与海通。
远客帆樯秋水外,残兵鼓角夕阳中。
时清莫问英雄事,回首长烟灭去鸿。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连云

    读音:lián yún

    繁体字:連雲

    意思:(连云,连云)
    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
      ▶《文选•潘岳<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
      ▶张铣注:“阁高故称连云。”
      ▶唐·白居易

  • 清淮

    读音:qīng huái

    繁体字:清淮

    意思:酒名。
      ▶宋·梅尧臣《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王氏法应真。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自注:“清淮酒,本王九传法于山阳。”

  • 海通

    读音:hǎi tōng

    繁体字:海通

    意思:与海外通航。
      ▶严复《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
      ▶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汽车飞艇,价值既远过于大轿马车,租界和外国银行,也是海

  • 粉堞

    读音:fěn dié

    繁体字:粉堞

    意思:用白垩涂刷的女墻。
      ▶唐·骆宾王《晚泊江镇》诗:“夜乌喧粉堞,宿雁下芦洲。”
      ▶唐·杜甫《秋兴》诗之二:“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清·赵翼《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