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寓灵峰寺感怀》 潜遁得幽僻,如鱼安脱钩。

潜遁得幽僻,如鱼安脱钩。

意思:躲到偏僻幽静,如鱼怎么脱钩。

出自作者[宋]郑刚中的《寓灵峰寺感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战乱时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变化。诗中通过对夜风、明月、书卷、戈矛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不安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他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 首段描绘了夜风穿过树林,发出淅沥的声音,让人生出夜愁。明月透过窗户,照亮了房间,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幽深的氛围。这些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安静而略带愁绪的夜晚。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和对家人的思念。他渴望继承家业,读书上进,但面对战乱,他深感无力。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然后,作者描述了战乱的恐怖场景,如妖寇兴起,烧杀抢掠,忠义被血染,善被柔丝网捕捉。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的残酷和无情。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战乱中的逃生经历,以及在隐匿处小心翼翼的生活。他形容自己如同鱼儿脱离鱼钩一样,小心翼翼地避开危险。这段描绘展示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机智和坚韧。 最后,作者描述了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亲人平安的消息传来,他感到无比欣慰。然而,与亲人分隔两地,无法通信,让他感到孤独和思念。他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作者在战乱时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变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挣扎、矛盾和坚韧,以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遥风入林篠,淅沥生夜愁。
明月过窗牖,照此虚室幽。
念从出怀绷,志在承箕裘。
唯知业书卷,何尝识戈矛。
去年妖寇兴,尽破东南州。
烟来走官吏,火过成墟丘。
豺虎恣捕噬,鼯鼪啸朋俦。
砧俎血忠义,罝纲罗善柔。
皇皇势窘急,有罅即愿投。
挈妻负幼子,敢谓生可偷。
潜遁得幽僻,如鱼安脱钩。
妥尾定惊胆,馀魂渐能收。
今者王师来,元凶已拘囚。
巢窟有馀类,尚此稽讨搜。
参商隔弟妹,阻塞无书邮。
家在北山口,烟林里沧洲。

关键词解释

  • 幽僻

    读音:yōu pì

    繁体字:幽僻

    意思:
     1.幽隐,潜藏。
      ▶汉·张衡《应间》:“及津者风摅,失涂者幽僻,遭遇难要,趋偶为幸。”
     
     2.幽静而偏僻。
      ▶《北齐书•陆法和传》:“此寺

  • 脱钩

    读音:tuō gōu

    繁体字:脫鈎

    意思:(脱钩,脱钩)
    原指火车车厢的挂钩脱落。引申为事物的联繫中断。如:这个学校本来是和化工厂挂钩的,现在脱钩了。

    解释:1.原指火车车厢的挂钩脱落。引

  • 潜遁

    读音:qián dùn

    繁体字:潛遁

    意思:(潜遁,潜遁)

     1.隐退。
      ▶《三国志•魏志•王烈传》:“龙凤隐耀,应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时而动。”
      ▶《三国志•蜀志•彭羕传》:“﹝秦宓﹞枕石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