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山寺僧穿井重礼石霜长者》 况是分岩眼,同来下石瓶。

况是分岩眼,同来下石瓶。

意思:何况这分岩眼,同来下石瓶。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观山寺僧穿井重礼石霜长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山寺中庭的景象,以及寺中僧人凿井的场景。 首句“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一位云游僧人凿井的场景。山井之寒碧,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仿佛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井水的清凉。而中庭的描绘,又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仿佛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山寺的静谧。 “况是分岩眼,同来下石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凿井的场景。石瓶下井,象征着僧人的坚韧和毅力,也象征着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两句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美好。 “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两句,则是对山井的进一步描绘。井旁的痕迹最终变成了青藓,井水的倒影也变得清澈如星。这两句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两句“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则是对山寺夜晚的描绘。夜晚的山寺,仿佛一条蛰伏的龙,而叶经的声音,也许会唤醒它。这两句诗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山寺夜晚的神秘和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山寺中庭的景象,以及寺中僧人凿井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
况是分岩眼,同来下石瓶。
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
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下石

    读音:xià shí

    繁体字:下石

    意思: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

  • 眼同

    引用解释

    会同;跟同。《元典章·户部七·押运》:“今后应合起运赴部诸物,当该提调正官与所委押运官眼同点检足备。”《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 沉昱 眼同公人,逕到南山 黄 家,捉了兄弟两个。”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札》:“其缴到之烟土烟膏,眼同在城文武,加用桐油,立时烧化,投灰江河。”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九:“买来的铅字

  • 来下

    读音:lái xià

    繁体字:來下

    意思:(来下,来下)

     1.来临;降临。
      ▶《诗•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下。”
      ▶高亨注:“来下,犹来降。”
      ▶《南史•朱异传》:“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