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老圃卷》 桑榆宜晚境,筑圃近茅堂。

桑榆宜晚境,筑圃近茅堂。

意思:榆树宜晚境,建圃近茅堂。

出自作者[明]王绂的《题老圃卷》

全文赏析

这首诗《桑榆宜晚境,筑圃近茅堂》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恬静和美好,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首联“桑榆宜晚境,筑圃近茅堂”,诗人表达了对于晚年生活(“桑榆”)在田园地方(“茅堂”)的理想,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而“筑圃”则暗示了诗人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为这种生活做准备,可见他对未来的积极规划。 颔联“凿沼分流水,编篱补坏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田园生活环境。他凿出池塘,分流水清澈;编篱笆修补破损的墙,营造出一个宁静、舒适的家园。 颈联“雨晴瓜蔓绿,风暖菜花香”,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雨后初晴,瓜蔓绿油油,风暖时,菜花香四溢。这一联通过生动的色彩和气味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田园之中。 尾联“客过饕鸡黍,村醪剪韭尝”,客人来访时,诗人热情款待,烹制鸡黍(即鸡肉和米饭),再用自家酿的酒来配菜。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性格,也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细节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淳朴善良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桑榆宜晚境,筑圃近茅堂。
凿沼分流水,编篱补坏墙。
雨晴瓜蔓绿,风暖菜花香。
客过饕鸡黍,村醪剪韭尝。

关键词解释

  • 桑榆

    解释

    桑榆 sāngyú

    (1) [sunset]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 [old age] 比喻晚年

    桑榆晚景

  • 茅堂

    读音:máo táng

    繁体字:茅堂

    意思:亦作“茆堂”。
     
     1.草盖的屋舍。语出汉·韦孟《在邹诗》:“爰戾于邹,鬋茅作堂。”
      ▶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