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禅听戴道士弹琴》 十二峰前巫峡雨,七八月後钱塘潮。

十二峰前巫峡雨,七八月後钱塘潮。

意思:十二峰前巫峡雨,七八个月后钱塘潮。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西禅听戴道士弹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灵宫、老柏、霜空、群鸟、市井、琴声、月光等自然和人文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联“灵宫苍烟荫老柏,风吹霜空月生魄”,描绘了灵宫深处的苍茫景象,老柏在烟雨中更显古老,风吹霜空,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远的氛围。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了诗人的感慨和情感。 颔联“群鸟得巢寒夜静,市井收声虚室白”,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景象,群鸟归巢,市井声音消失,虚室生白,白昼般的室内光线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这一联通过对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一个少年为琴而来的场景,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危冠匡坐如无傍,弄弦铿铿灯烛光”,诗人描绘了一个少年独自弹琴的场景,琴声铿锵有力,灯光闪烁,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这一联通过音乐和光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述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谁言伯牙绝弦锺期死,泰山峨峨水汤汤”,诗人借用了古代音乐家的故事,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春天百鸟语撩乱,风荡杨花无畔岸”,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的欣赏。“微霠愁猿抱山木,玄冬孤鸿度云汉”,诗人借用了猿啼和鸿飞来表达对生命的哀愁和孤独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思考。诗中的音乐和光影描绘更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深度。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一读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灵宫苍烟荫老柏,风吹霜空月生魄。
群鸟得巢寒夜静,市井收声虚室白。
少年抱琴为予来,乃是天台桃源未归客。
危冠匡坐如无傍,弄弦铿铿灯烛光。
谁言伯牙绝弦锺期死,泰山峨峨水汤汤。
春天百鸟语撩乱,风荡杨花无畔岸。
微霠愁猿抱山木,玄冬孤鸿度云汉。
斧斤丁丁空谷樵,幽泉落涧夜萧萧。
十二峰前巫峡雨,七八月後钱塘潮。
孝子流离在中野,羁臣归来哭亡社。
空床思妇感蠨蛸,暮年遗老依桑柘。
人言此曲不堪听,我怜酷解写人情。
悲歌浩叹弦欲断,翻作恬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钱塘

    读音:qián táng

    繁体字:錢塘

    意思:(钱塘,钱塘)

     1.见“钱塘江”。
     
     2.亦作“钱唐”。古县名。地在今浙江省。古诗文中常指今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丹阳,

  • 十二峰

    引用解释

    亦作“ 十二峯 ”。 1.指 川 、 鄂 边境 巫山 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唐 李涉 《竹枝词》:“十二峯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前蜀 李珣 《河传》词:“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猨声到客船。” 明 何景明 《竹枝词》:“十二峯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 瞿塘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 巫峡

    读音:wū xiá

    繁体字:巫峽

    英语:Wuxia Gorg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

    意思:(巫峡,巫峡)

     1.长江三峡之一。一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