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夜雨意》 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

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

意思: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角。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夏夜雨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寂静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沉郁、静谧的氛围。 首句“凝云遮汉月不舒”描绘了天空的情况,浓重的云彩遮挡住了银河和月亮,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次句“微电时照东南隅”则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时不时的闪电照亮了东南角落,预示着风暴的来临,增强了整个场景的生动感和动态美。 接着,“风条不动柱础湿”描绘了风暴前的宁静,树枝静止不动,而柱子下的石础已经被湿气浸润,这种静谧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暴风雨前的宁静。 最后一句“初夜深砌吟蝼蛄”则以蝼蛄的鸣叫声结尾,表现了深夜的寂静和孤独感,同时也增强了整个场景的生动感和真实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动物声音的模仿,营造了一种沉郁、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深夜的寂静和暴风雨前的压抑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
风条不动柱础湿,初夜深砌吟蝼蛄。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汉月

    读音:hàn yuè

    繁体字:漢月

    意思:(汉月,汉月)

     1.汉家或汉时的明月。
      ▶南朝·陈·张正见《明君词》:“寒树暗胡尘,霜栖明汉月。”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汉月出宫门,

  • 云遮

    读音:yún zhē

    繁体字:雲遮

    造句: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凝云

    读音:níng yún

    繁体字:凝雲

    意思:(凝云,凝云)
    浓云;密云。
      ▶南朝·齐·朱孝廉《白雪曲》:“凝云没霄汉,从风飞且散。”
      ▶隋·薛道衡《出塞》诗:“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