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郑微之》 故人容下榻,清宴得传杯。

故人容下榻,清宴得传杯。

意思:所以人容下床,清宴得到传杯。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和郑微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景色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的主题似乎是描述与故人的相聚和离别,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既温馨又悲凉的复杂情感。 首联“故人容下榻,清宴得传杯”描述了诗人与故人相见的情景,他们在清新的宴会上传杯弄盏,共享欢乐时光。这一联充满了温馨与热烈的气氛。 颔联“地秀偏宜竹,天寒未见梅”则转向了对周围景色的描绘。诗人赞美了地方的美景,特别适宜竹子生长,但由于天气寒冷,梅花尚未开放。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故人相聚时的美好氛围。 颈联“云林千嶂出,烟艇一帆开”又一次转变视角,描述了远处的云雾缭绕的山林和江上的烟雾蒙蒙的船只。这一联通过对远方景色的描绘,暗示了诗人与故人即将分别的离别之情。 尾联“且醉休言别,归期信召催”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酒力来忘却离别的痛苦,但归期已经逼近,无法回避。这一联充满了悲凉与无奈的情绪,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故人相聚、离别和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使读者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人容下榻,清宴得传杯。
地秀偏宜竹,天寒未见梅。
云林千嶂出,烟艇一帆开。
且醉休言别,归期信召催。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下榻

    读音:xià tà

    繁体字:下榻

    英语:stay at (a hotel, etc. during a trip)

    意思:
     1.后汉·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

  • 故人

    读音:gù rén

    繁体字:故人

    短语:老友 旧 老朋友

    英语:old friend

    意思:
     1.旧交;老友。
      ▶《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

  • 传杯

    读音:chuán bēi

    繁体字:傳杯

    意思:(参见传杯,传盃)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