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无心。
                        
                         
                            
意思:不辜负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根本没有心。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赋梅奉呈陈太博》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霜清木脱嫩寒森,惊见孤英吐竹林》是一首对梅花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环境,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和喜爱。
首联“霜清木脱嫩寒森,惊见孤英吐竹林”,诗人用“霜清木脱”形容梅树在寒冷的冬季中枝叶凋落后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而“惊见孤英”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意外发现,仿佛在一片萧瑟中突然见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联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环境,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颔联“不负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无心”,诗人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如期而至的品质,表达了梅花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信心,即使在万物萧条的季节里也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安慰。这一联表达了梅花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颈联“月横瘦影池塘浅,风递微香院落深”,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象,通过月下梅花瘦弱的影子和风中传递的微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清雅的意境中。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将梅花的美感和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莫问调羹并止渴,枝枝且惬醉来簪”,诗人强调了梅花的美感和实用性,无论是作为观赏植物还是作为食材,梅花都有着很高的价值。但诗人并不强调这些功用,而是强调欣赏和喜爱梅花本身,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诗中通过对梅花的形态、环境、色彩、香味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意境中,使人对梅花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