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步方长健,民饥亦有涯。
                        
                         
                            
意思:国运长久健康,百姓饥饿也有限。
 
                        
                        
                        
                        出自作者[清]曾国藩的《至日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市三年舶,河源八月槎》是一首对海市和黄河源头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迹的敬畏和感慨。
首联“海市三年舶,河源八月槎”,通过描绘海市和黄河源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神奇和壮丽。海市是海上奇观,三年的贸易船只往来其间,神秘而美丽;而河源则是黄河的源头,八月的河水流淌不息,源远流长。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引人入胜。
颔联“水衡劳硕画,漆室足咨嗟”,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迹的敬畏之情。水衡是汉代官署名,负责管理皇家园林和苑囿等,这里代指国家管理资源的人;硕画是指宏大的谋划。漆室则是古代一户贫苦人家,代指贫苦人民。这里诗人借用水衡比喻国家管理者,希望他们能够为海市和河源这样的自然奇迹制定出宏大的规划,同时也借漆室比喻贫苦人民,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颈联“天步方长健,民饥亦有涯”,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天步是指天下的步履,也就是国家的命运。诗人认为国家的步履正在稳健地前行,但民间的饥荒却是有一定限度的,无法完全解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深深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尾联“燔柴崇大礼,灵贶正来赊”,以祭祀仪式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和感激之情。燔柴是指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将祭品置于柴堆上焚烧,以示对神灵的尊敬。诗人希望通过崇高的祭祀仪式,表达对神灵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希望神灵能够赐予国家更多的福祉和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海市、河源等自然奇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迹的敬畏和感慨;同时通过对国家管理者和贫苦人民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深深忧虑;最后以祭祀仪式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